服务热线:0512-65011899 0574-87039549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Accumulatem,

explore and thrive with the world



积跬步 · 至千里

与世界同行





一站式高端留学服务

ONE-STEP TOP STUDYABROADSERVICE

知识分享|LSE最新录取数据分析及申请建议
来源: | 作者:嘉世小助手 | 发布时间: 1364天前 | 1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刚进高中时

给孩子树立目标

小编在写学校分析文章的时候,常常会想,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会打开我们这篇文章呢?


已经上11、12年级的家长肯定会比较好奇和焦虑的,但我着实觉得对于刚高一的家长而言,在孩子刚进高中的时候,给孩子树立目标,而不至于在进入国际高中后,因为学校管理比较松,家长又不是很懂无法管理孩子而迷茫。


关于LSE总是会听到“慢”和“玄学录取”这两个槽点,其实也不能怪大家吐槽,发offer比别人慢就算了,一到放榜季还总会伤了大批“爱慕者”的心。


其实,从年初发offer的速度来看,大家仍心有余悸。英国政府突然官宣取消夏季考试,打了大学一个措手不及,让学校在发offer上不得不十分谨慎。今年LSE十分能拖,蹲本科的小伙伴,等offer等到自闭,给申请者下发结果之前,让大家等了好几个月。

 

好多20fall背景很强的学生reapply,很多人还是英美双申。当一个大学没有足够的位置提供给每个人的时候,即便是最优质的申请者也可能被拒。


可尽管如此,总有不少胆大者“偏向虎山行”,且这个队伍还在逐年壮大不过我们的“傲娇女神”可不管有多少人递交“好友申请”,不达标的统统pass。

 

因此,如果你心仪LSE,一定要先把“女神”的录取率摸清,做到知己知彼才好“对症下药”啊!

 

不久前LSE公布了2021年的录取情况,一向魅力极大的LSE今年又吸引了多少申请者呢?录取率又是多少呢?



Vol. 1


2021年LSE本科录取率公开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LSE共收到了约26,000份本科申请,这一数据比去年的约22,000增加了4000左右。

 

尽管申请数量达到2.6万,但LSE也表示只有约1700个课程位置,所以仔细算下,平均每15份申请中才能录1个。

图片来自:LSE官网


面对这种激烈竞争,一向高傲的“女神”亲自解释说:即使是达到或超过官方给出的录取要求,也不一定会被录取。


虽然每年拒掉众多合格的申请者“女神”也深感抱歉,可该拒绝的时候也是丝毫不手软,也难怪今年A*A*A*A*的成绩都会被拒!

 

而从LSE公布的往年数据来看,近五年中国学生申请LSE的人数逐年上升,录取率在17-20%之间波动。


从仅有的2020年数据来看,LSE一共招收了1650名中国大陆学生,本科317人,研究生1333人。


每年只有3-4百人可以获得LSE本科录取,申请难度非常高。


其实LSE的官方录取要求并没有高到令人发指,却总是一申就被拒,背后是有什么秘密吗?



Vol. 2


录取要求不高,为何如此难申?


A-level:A*AA, AAA 和AAB

IB:37-38

 

LSE更喜欢传统科目,要求至少提供两门完整A-Level申请。

 

LSE还给出一个“不受欢迎科目列表”,这些科目只能同时跟两门传统科目一起申请。

 

不接受General Studies、Critical Thinking、Thinking Skills、Knowledge and Enquiry、Glob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Project Work。

 

认为AS成绩仍旧是申请重要参考,要求AS成绩。

 

LSE竞争很激烈,更喜欢没有重考的学生。

 

GCSE英语和数学成绩达到B/ 6,部分专业要求更高。

 

雅思:

雅思7.0,单项不低于7.0。

 

优势专业:

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法律、金融、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

 

补充:

LSE没有面试,但PS很重要。

 


LSE一共只有41个专业,每个专业官方都给出高中选课的指导,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尽早去了解专业,去正确地选课。另外,每个专业也给出了申请人数,发录取的人数和最终入读的人数,同学们可以提前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录取难度和人数,在申请的时候合理去避开一些竞争激烈的专业。上周和一个LSE数学和经济专业的本硕毕业生聊天,他说在LSE纯经济和纯金融专业本科,就没有见过有中国人!


其实“女神”挑合格的申请者有着三大考察标准:

 

是否有学术优点和潜力

是否与专业匹配

是否对专业有热情

 

因此仅有成绩是不够的,LSE在发布的官方指南中还强调了文书与推荐信


关于文书:

LSE官方强调,文书要体现个人和原创的内容。

讲述活动时不要只罗列名称,要解释你对专业的理解是有所改变还是加深。


记得与你的推荐人“串通”文书内容。招生官希望能从推荐信中看到,老师是如何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贡献和成长,这样会让学生的申请材料更完整丰富。

图片来自:LSE官网


关于推荐信:

LSE官方建议,最好找学校老师做推荐人,让推荐人从专业角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专业的原因和专业匹配度、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等。


比如,如果学生在选课时没选专业建议的高数学科,推荐人可以在推荐信中为学生作解释(例如是学校没开设高数课程导致学生选不了)。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文书的内容不是说在申请季编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高中的3-4年围绕着未来所要学习的专业做的活动,实习,研究的一个表达,所以学生和家长需要在进入到高中那一刻起,就要准备好自己的规划~




更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