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umulatem,
explore and thrive with the world
积跬步 · 至千里
与世界同行
一站式高端留学服务
ONE-STEP TOP STUDYABROADSERVICE
新 闻 / 资讯 近日,芝加哥大学发布了2022-2023申请季的招生附加文书题目。 你可能会问,UChicago今年的文书题目又会怎样“折磨人”?长期以来,芝加哥大学一直以折磨人的文书题目而闻名。每年,芝加哥都会给新入学的学生和在读的大学生发电子邮件,请他们提供论文题目。学校会收到几百份答复,其中许多是雄辩的,耐人寻味的,或完全古怪的。而以下这些最新的题目就是由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和校友提交的灵感,小嘉邀请了嘉世最为古灵精怪的文书老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解析。
Essay Option 1 Was it a cat I saw? Yo-no-na-ka, ho-ka-ho-ka na-no-yo (Japanese for “the world is a warm place”). Może jutro ta dama da tortu jeżom (Polish for “maybe tomorrow that lady will give a cake to the hedgehogs”). Share a palindrome in any language, and give it a backstory. 翻译:我看到的是一只猫吗?这世界如此温暖。也许明天,那位女士会给刺猬一块蛋糕。 分享任何语言的一句回文,并且解释它的背景。 解析:回文,汉语词语,指汉语中的回文语法,即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况,叫做回文,也叫回环。回环运用得当,可以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依靠或排斥的关系。即,单词(文字)在句子中的相对位置不变,只是改变顺序,让两句在结构上类似,语义上相反的效果。 例子(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八十一》 例子(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易经·系辞》 例子(3):非人磨墨墨磨人。 学生在选择这道题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限制,需要仔细考虑好到底要选英文还是中文的回文;因为要详细解释其背景,所以必须对该回文、该回文的语言、语言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从中发展出一个美妙的故事。很多中国学生第一反应肯定是“我们的文言文和古诗中的回文那么多,随便选一句来写不就行了?”但是你可以将这句回文的内涵详细、明确、有故事性地解释给老外听吗?
- Inspired by Leah Beach, Class of 2026, Lib Gray SB ’12, and Agnes Mazur AB ‘09
其实语言的壁垒,最大就在于上下语境。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曾说过,古诗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晦涩难懂的,但是如果你将其代入一个情景里,一个可以让你投入自身感情的情景里,那么语言就是互通的,几千年的时间沟壑会在瞬间被磨平。她说她曾经非常不理解“晚来天欲雪,欲饮一杯无”这句诗到底哪里写得好,可是大学毕业那一年她从老家奔波到北方的大城市,提着两个比她还重的行李箱,从火车站里迈出新生活的第一个步伐,夕阳被吞没在遥远的地平线,漫天大雪,举目无亲,只有呼啸的风声和飒飒的落雪声,她突然就觉得“晚来天欲雪,欲饮一杯无”这句诗写得可真好。 语言的沟壑或许是难以跨越的,但是如果你能用一个故事,用一段情景,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异国他乡的人,那么你就能讲这句回文诠释得很好。 当然,英文中也有许多有趣、有背景、且相对没有那么文艺的回文,或许你可以在理性的史实积累上发挥出你自己的特长,比如: “A man, a plan, a canal: Panama.” 這句迴文說的是巴拿馬運河的故事,這條運河歷經十年(1904-1914)、投入無數的人力物力終於落成,大幅縮短美國東西岸的航運成本,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力主擴張主義的老羅斯福總統 (Theodore Roosevelt, 1858-1919)。 而號稱人類史上第一句迴文,則是上帝創造出夏娃以後,亞當對她說的自我介紹: “Madam, I'm Adam.” 这句话在我看来,则是“自我意识”的开始。人类有了自主性,有了独立的思考,开始知道“我是谁”,正如芦苇开始学会思考,正如懵懂的青春开始褪去粉红色的泡沫,正如青少年的成长。
Essay Option 2 What advice would a wisdom tooth have? –Inspired by Melody Dias, Class of 2025 翻译:智齿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解析:智齿是人类牙槽骨上(专业术语称作远中侧)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上下左右对称,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萌出,这个时候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已经成熟,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 如果你接触过一些心理学或者生理学,你就会知道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脑前叶甚至要在大学期间才逐渐成型——这当然不是你大一就每门课都挂科的借口。智齿也是如此,在我们早已淡忘了生长痛,已经不记得掉落第一颗门牙时的惊讶和“我长大了一点点”的窃喜时,智齿会来提醒我们:生长痛还远远没有结束,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什么时候长智齿,长智齿会有多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体验。有的人十六七岁就长了智齿,于升学压力之外又多添了一道成长的苦恼;有些人等了一辈子智齿也没有长出来,仿佛等待戈多,在揣揣不安中带着一丝窃喜。 你觉得智齿是什么,它就可以是什么。如果你觉得它是生长痛,那么它可以是你从青年过渡向成人时期的迷茫、无措、惴惴不安;如果你觉得它是人生必将到来的劫难,那么它可以代表你的一个重大的转变期,一场令你浴火重生的洗礼;如果你觉得它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那么它可以是一场毕业典礼,一次对未来美好命运的祈祷。 最重要的是,你觉得你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有野心、有目标的人,那么你的智齿或许会告诉你坚定梦想,坚守自我;如果你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那么你的智齿或许会告诉你切勿随大流,人云亦云,找到你的inner peace;如果你是一个走一步看一步,混一天是一天的人,那么你的智齿或许会告诉你,多试错,多找找自己的闪光点,也许有一天你能找到你自己的宿命之途。 这道题有非常多的写法,正如人生有太多种的活法,没有哪一种是正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在16到25岁定下的性格、人生态度,几乎会伴随你的一生。所以在开始坦诚你和你的智齿之间的肺腑之言之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想清楚:你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那么你的智齿就会像阿波罗的预言家一样告诉你什么。这道题的关键仍然在于讲述你自己,坦诚公布地讨论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你有什么地方仍然可以进步。 一个很好用的公式是:假设你现在是五年后的你自己,你希望自己那个时候在做什么?为了达成那个目标,你的智齿会建议现在的你做什么事?
Essay Option 3 You are on an expedition to found a colony on Mars, when from a nearby crater, a group of Martians suddenly emerges. They seem eager to communicate, but they're the impatient kind and demand you represent the human race in one song, image, memory, proof, or other idea. What do you share with them to show that humanity is worth their time? —Inspired by Alexander Hastings, Class of 2023, and Olivia Okun-Dubitsky, Class of 2026 翻译:因为一群火星人突然出现在附近的陨石坑里,你要出发去探索火星上的殖民地。他们似乎对互通有无很热忱,但是他们似乎很没耐心,要求你用一首歌、一张图片、一段记忆、一个证明、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来囊括整个人类种族。你会向他们分享什么来证明和人类种族交流不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解析:对你来说,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亲情?爱情?团结?多样性? 不管你认为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是什么,你需要找一个载体来囊括这个品质,并且能够从中拓展出一个故事。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残酷来承托,最动人的故事绝对不是童话。比如说,在一战期间,英国和德国的某两只军队曾经在圣诞节前夕达成共识,在圣诞节那一天停火。双方的士兵卸下武器走入战壕,长官们互相握手问好,对彼此问候“圣诞快乐”,德国士兵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唱着圣诞歌,英国士兵给他们看了自己家人的照片。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和我刀枪相见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背后有着一个等待他们回去的家庭。 人性是复杂的,人类是自从地球诞生以来最丑陋也是最美丽的种族,对于你来说,最能概括人类的一首歌、一段记忆、一行文字是什么?可以是小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日常片段,但是你在某一天突然意识到这种日常就是构成人类特质的重要因素:比如同理心。也可以是某一个决定性的历史事件,比如人类在生长发展的欲望中掌握了操控火的技能,比如某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比如某一个突破性的科技发展。 其实这种题目,越小的切入点越好写,越能够引起大多数人共鸣的东西越好写,由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入手去写一件具体的事是最好的:比如每天早上妈妈在厨房做饭的饭菜香,能够让你感受到人类最本质的渴求:归属感,被爱的满足感。在许多科幻作品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创作者讨论的最终母体都是“爱”,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爱和感情是人类独有的吗?如果是的话,这种不确定性的感情是能够激励人类的发展还是限制人类的发展呢?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创作者们都定下了同样的结论:爱与偏激让人类变得独特,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Essay Option 4
UChicago has been affiliated with over 90 Nobel laureates. But, why should economics, physics, and peace get all the glory? You are tasked with creating a new category for the Nobel Prize. Explain what it would be, why you chose your specific category, and the criteria necessary to achieve this accomplishment. 翻译:芝加哥大学有9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凭什么经济学、物理学、和平奖要抢走所有的风头?现在给你一个任务:创造一个新的诺贝尔奖类别。解释这个类别是什么,为什么你要创造这个诺贝尔奖,以及要获得这个奖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成就。 解析:这道题可太有意思了,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你没有灵感,可以去查一查吉尼斯纪录的百科,你会发现世界上在各种你意想不到的领域都有着能人将士:全世界能最快吃下一米长意大利香肠的人,全世界能在60秒内最快用胸肌挤破10个气球的人,全世界能坚持最长时间不吃不喝织围巾的人…… 你或许会觉得“这都是什么啊”“做这种事情真的有用吗?”但是这道题的关键就在于发现常人无法察觉的闪光点。你不需要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破解黑洞的奥秘,帮助人类解决癌症的难题,你可以在任何领域里找到你自己的位置,存在即合理。 你可以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拿我来打比方,我非常确信我可以和所有的猫用喵喵声来交流:那我岂不是世界第一猫语大师?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它们的喵叫声,并且可以用不同语调的喵喵声来和它们交流。在此基础上我已经成功帮助了20只左右的流浪猫被救助,并且我在宠物医院很受欢迎,因为我可以模仿猫叫声来安抚被打针抽血的小猫。 “ 不过这道题还是需要一些逻辑思维的,你得思考你的参选者们得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获得这个奖,这位天选之子又可以用TA的才能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才能,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立足之地的,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小看别人。
—Inspired by Isabel Alvarez, Class of 2026
Essay Option 5 Genghis Khan with an F1 racecar. George Washington with a SuperSoaker. Emperor Nero with a toaster. Leonardo da Vinci with a Furby. If you could give any historical figure any piece of technology, who and what would it be, and why do you think they’d work so well together? -Inspired by Braden Hajer, Class of 2025/em> 翻译:给成吉思汗一辆F1赛车,给乔治华盛顿一把玩具水枪,给尼禄大帝一个烤面包机,给达芬奇一个毛绒玩具。如果你能够给任何历史人物任何科技产品,你会选择谁,给他们什么东西?为什么你觉得他们和这项科技能够相辅相成? 解析: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科幻命题,如果没记错的话我记得在reddit论坛的writing prompt子论坛中看到过无数个类似的命题,将历史人物和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 首先,你需要了解这个历史人物:TA的成长记录是什么?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政治抱负是什么? 然后,你需要了解这项科技:这项科技是由谁发明的?作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有什么负面效果? 这就很像一个相亲题目,你觉得这个历史人物最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你就可以给TA什么。但是同样的,这项科技也可能给TA带来许多额外的烦恼,是一柄双刃剑。比如二战期间的核武器,放到哪个时代都是一项充满争议的技术。 对于古代人物来说,任何一种现代科技肯定都是刺激的,哪怕你只是给武林外传中的莫小贝喝了一罐可口可乐,她都会觉得“这嘛玩意儿啊,比中药还难喝,但好像又有点上头”。我们想象的极限在于我们认知的边缘,设身处地地了解那个历史年代所经历的难题,然后给予那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最戏剧化的现代科技,你就可以撰写一处好戏了。打个比方:我非常痴迷于中世纪背景的桌游,有一次,我的桌游主持人在偶然中引入了摇滚乐,对于中世纪的人来说,摇滚乐是过于超前的概念,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中世纪的人在听了摇滚乐之后都被征服了,摇滚乐成为了一种新的宗教,国王收拢人心的一种手段,传教士传播思想的一种载体,政客安抚民心的一种策略,普通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渠道,并且最终引发了摇滚乐战争。 用最荒诞的手法去写最贴切的史实,这是一切科幻小说的母体。
Essay Option 6 And, as always… the classic 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 option! In the spirit of adventurous inquiry, choose one of our past prompts (or create a question of your own). Be original, creative, thought provoking. Draw on your best qualities as a writer, thinker, visionary, social critic, sage, citizen of the world, or future citizen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take a little risk, and have fun! 翻译:最后,不可或缺的当然是……选择你自己的征途!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从我们过去的题目中选一个,或者你自己创造一个题目来写。做你自己,创造新的传说,启发别人的思想。作为作家,思想家,创想家,社会辩论家,贤者,世界住民,未来的芝加哥大学的一员,取长补短,发挥特质,承得风险,享得喜乐! 解析:最后一道题,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由发挥了。自己原创一个题目出来,或者从芝加哥大学以往的文书题目中选一个出来。如果你觉得今年的题目太少,不够你的脑洞发挥,那你大可以查阅一下往年的文书题目和优秀文书精选,找找灵感。不要被题目限制住,你的任何灵光一现、所有你觉得“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的瞬间,都有可能是是一篇优秀文书的主题。 当然,灵感或者框架只是文书的第一步,你需要在构思完整篇文书的结构之后再来想“我的这篇文书真的能够成型吗?可以适配上任何一个题目吗?”如果你觉得你可以把你的这个灵感扩展成一篇完整的文书,并且匹配不了以上的任何一个题目,那么你可以自己给它想一个主题。
感谢老师的精彩解析~~芝加哥大学的文书板块就到这咯,如果对于文书有觉得无从下手的家长,欢迎各位家长咨询小嘉,跟小嘉唠唠嗑哦!!
更多案例